问卷标题的设置要注意 问卷设计的策略?

[更新]
·
·
分类:行业
2390 阅读

问卷标题的设置要注意

问卷设计的策略?

问卷设计的策略?

1.明白此次问卷的核心目的。我们经常说人生要树立宏大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迷茫的,因为你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同样如果一份问卷调查没有它的核心,那内容也必将是杂乱不堪,这样的话是难以做出一份优秀的问卷的。
2.确定好调查范围和调查的具体方式和问卷的规模。在调查之初,根据问卷的核心目的,我们就要粗略地计算出我们问卷的规模,同时确定好此次问卷针对的人群或者是地区来确定调查范围。至于调查的具体方式,则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或者调查的范围来确定。如果不确定好这些,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问卷的内容可能与实施起来有存在矛盾的地方,这样的话,再去返工是得不偿失的。
3.对于问卷内容做详细的规划。这一部分是问卷的核心,之前我们为设计这份问卷做足了准备,因素都考虑到了,那么就可以对问卷的内容做详细的规划了。
4.开始实施问卷调查。开始实施问卷调查,如果是线下调查,那么一定要注意,在调查的过程中与人交流时,言辞要恳切认真,如果是通过邮件等方式,那么一定要注意与收件人联系的时候,邮件头尾要有尊称和致敬。
5.对于收集回的结果根据自己的调查目的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详尽的报告。前面的步骤全部实行完之后,最后要先对收回的数据做筛选,筛选完之后就要针对自己的调查目的,做出一份详尽的报告来获取需要的信息。

问卷星怎么设置问卷数量?

在某份问卷的设计问卷》问卷设置中,勾选后可以设置具体的答卷上限

问卷题目设置-如何设置题目或选项随机出现?

关于问卷调查题目的设置跟选项的随机出现,这个其实挺简单的,下面就由我来细细道来吧~
1、咱们先进入“我的问卷”,在题目右侧栏点击“编辑”;

问卷的格式?

问卷的基本格式为:标题、摘要、内容。
问卷的格式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形式来决定的,基本格式有:标题、摘要、内容。
标题:问卷的主题是什么。摘要:用一句简短的话语来说明,问卷调查的含义。内容:即填问卷的题目与内容。如:正统网举办的福建省就业情况调查问卷活动。

关于自编问卷的问题?

可以从编制和问卷两部分讨论
  问卷的编制
  (一)编制问卷的步骤:
  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2.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所谓研究特质,是指所欲研究问题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怎样才能知道研究问题的特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查阅有关的研究资料,收集相关的论述,建构其特质。另一途径是用无结构问卷方法,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个别访谈,收集有关的看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归类,编成尺度式问题,再让相关人员填答,然后再将数字化资料,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抽取问题特质,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现在教育评价中,所提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一般都是属于研究特质,或问题内容,尚不能用它直接作调查使用。
  3.确定行为样本行为样本指对代表研究问题特质的具体行为的取样。也称问题样本。
  4.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被试样本选择施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400个左右的被试,无论对信度分析、区分度分析等都可满足要求。
  5.选择并决定问卷形式选择确定问卷的类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研究的目的, b)被测对象的特征, c)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用2×2分的方法、百分数方法一般用选择式,若用t检验,可用尺度式。
  6.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编题时一般要求多编一些,这样在分析题目时,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在争求专家意见时淘汰一部分,修改一部分。
  7.预试预试可发现问题,如题目的次序、内容、长度、用语等各方面的缺陷;可实现对每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发现其优劣,为筛选题目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预试时的受测者样本要有代表性,人数同正式测验差不多。
  8.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9.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
  (二)问卷题目的编写规则1.问卷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两个部分:一是事实问题,二是态度问题。
  (1) 事实问题问卷的开头或结尾请受测者填明一些基本资料,也叫做静态资料。如:住所,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民族,职业,经历,宗教、民间信仰,婚姻状况,父母亲职业与教育程度,家庭人数,家庭设备等等。另一类事实问题是询问受测者的某些实际行为(不论过去或现在),或实际行为的制度化一类问题。
  (2) 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信仰、情感、动机之类;一种是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如道德观念,进取性格之类。意见与态度有时很难分辨,一般而论,‘意见’比较属于表面的、暂时的看法;‘态度’比较属于深层而持久性的认知。上述两类问题,无论哪一类,基本上均可以单独分析观察结果,除非有必要,才将它们的分数标准化后,经过项目分析,再加起来用总分计算。
  另一类的‘态度问题’是所谓态度量表。这种问卷尽管也是一题一题的问,却不是一题一题的算,而是把整个总分或分组分数与其他变量(项)求相关,或是做因素分析。
  任何一种问卷如果包含了“事实问题”和“态度问题”,特别是态度量表,若是将两者求相关,可以寻找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也是应用问卷法常欲研究的目的。
  (3)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a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
  b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c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
  (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
  d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勉强去碰它,一定失败,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
  e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
  f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g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
  2. 用语方面(1) 语文方面a 语文应浅显、易懂,不要超过受测者的领悟能力。
  b 用语应求简单,不能太复杂。
  c 字句的意义力求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暧昧。
  d 一句话代表一个单一事物,不要用两个以上的观念或事件。
  e 要用标准的语文叙述或描述,把概念、范围界定清楚。
  (2) 用字造句方面a 一般或特殊。“一般”的意思是指较为“广泛”,如果所需要的资料涵盖面比较大,就把题目出得大些;否则,就小些,这属于“特殊”的范畴。
  b直接或间接。对一个问题如果应该直截了当地问,就不必拐弯抹角;必须拐弯的,就不能直接问。这要因环境而异。
  c 个人或集体。
  (3) 情绪方面a避免主观及情绪化的字句。
  b 避免不受欢迎或涉及隐私的问题。
  c 避免难于回答的问题(4) 理解a 在能懂得的范围内提出问题。
  b 问题不要引起误解或争论,即题目不能引起歧义。
  c 尽量使用肯定的叙述,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格式。
  d 不用或少用假设语句或猜测语句。
  3. 问卷的编辑在结构方面应注意问题的顺序、性质等,在形式方面应注意问题的圈选、安排方式等。
  (1) 问卷的顺序a 时间顺序。先问较近的,再问较远的,或先问较远的再问较近的,不必限制,以有利于施测为先决条件。
  b 内容顺序。内容顺序安排要考虑三个方面:属于一般的或通论性的,放在问卷的前面,特殊的或专门的放在较后;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不易回答的放在后面;比较熟悉的放在前面,生疏的放在后面。
  c 类别顺序 就整份问卷而言,必然包含好几项,最通常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所谓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收入等项;二类是行为资料,如每天收看电视时数、收听广播节目等项;三类是态度资料,如对老师的评价、成就动机量表等。
  (2)问卷的施测时间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30-40分钟的回答时间。
  (3)问卷的开头谢语及施测说明问卷的开头通常有一小段客套话,包含说明研究目的与重要性,不泄露隐私、如何勾选等项,这类问题很重要,是控制被测者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